3月8日,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,听取和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、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。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,栗战书委员长向大会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。
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
一年来制定法律17件,修改22件
2022年度国家立法发力点
修改妇女权益保障法

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
对残害妇女儿童等犯罪当判死刑的判死刑
人民法院准确贯彻死刑政策,对严重危害公共安全、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犯罪,对残害妇女儿童、老年人等挑战法律和伦理底线的犯罪,论罪当判死刑的,依法判处并核准死刑,坚决维护法治权威。
坚决反对家暴依法严惩施暴者
坚决反对家庭暴力,依法严惩施暴者,会同全国妇联推动人身安全保护令落地见效,发出保护令3356份,全面加强妇女儿童权益保护。
严惩窃取倒卖身份证等侵犯个人信息犯罪
过去一年,人民法院维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,严惩窃取倒卖身份证、通讯录、快递单、微信账号、患者信息等各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,审结相关案件4098件,同比上升60.2%。依法从严惩治行业“内鬼”泄露个人信息。严惩利用恶意程序、钓鱼欺诈等形式非法获取个人信息,审理“颜值检测”软件窃取个人信息案,惩治网络黑灰产业链犯罪。
我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
2021年,人民法院审结网络传销、网络赌博、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等犯罪案件9.2万件。审结杀人、放火、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案件4.9万件。审结涉枪涉爆案件9984件。审结毒品犯罪案件5.6万件。审结袭警犯罪案件4586件。审结涉疫犯罪案件9653件。2021年,各级法院审结一审刑事案件125.6万件,判处罪犯171.5万人。八类主要刑事犯罪案件持续处于低位,占全部刑事案件比重稳步下降,我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。
对直播带货等作出规范
2021年,人民法院扎牢民生司法保障网,审结涉及教育、就业、医疗、养老、消费、社会保障等案件154万件,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。出台网络消费司法解释,对直播带货、外卖餐饮作出规范,让网上购物买得放心、用得安心。
秦光荣等14名原中管干部受到审判
人民法院2022年保持惩治贪污受贿犯罪高压态势,加大对行贿惩治力度。2021年,人民法院落实受贿行贿一起查,依法追缴行贿非法获利,斩断“围猎”腐蚀、权钱交易的利益链条。审结贪污贿赂、渎职等案件2.3万件2.7万人,秦光荣、王富玉等14名原中管干部受到审判。
点名“青花椒”案:“碰瓷式”维权不受保护
报告指出,维护市场公平竞争。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司法,审结垄断案件49件、不正当竞争案件7478件。探索数据权利保护规则,服务数字经济,促进电子商务发展。审理平台 “二选一”、 刷单炒信等垄断和不正当竞争案件,严惩妨碍公平竞争、损害群众利益行为。审理 “茶颜悦色”奶茶诉 “茶颜观色”不正当竞争,对傍名牌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予以制裁。明确 “青花椒”等 “碰瓷式维权”不受保护,对相关诉讼请求予以驳回。
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
严惩买卖妇女儿童犯罪
妥善审理教育、就业、医疗、婚姻家庭等涉民生案件。加强妇女、儿童、老年人、残疾人权益保护。严惩性侵、拐卖妇女儿童和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等犯罪,强化对被拐卖妇女儿童的司法保障。
促进甩手家长依法带娃
2021年,检察机关针对监护人侵害行为,支持起诉、建议撤销监护人资格758件,同比上升47.8%;针对严重监护失职,发出督促监护令1.9万份。家庭教育促进法今年起施行,更利促进“甩手家长”依法带娃。
以法治维护英烈权益捍卫英烈荣光
检察机关去年办理英烈权益保护领域民事公益诉讼46件。网络博主恶意诋毁志愿军英烈、恣意侮辱卫国戍边烈士,海南、新疆检察机关以涉嫌侵害英雄烈士名誉、荣誉罪提起公诉,附带民事公益诉讼,以法治维护英烈权益、捍卫英烈荣光。
来源:直播海南综合看看新闻、央视新闻、人民日报、新华社
前往“发现”-“看一看”浏览“朋友在看”